查看原文
其他

建筑联城——南京城墙博物馆设计后记

AP Editorial 建筑实践
2024-08-31

*全文刊载于《建筑实践》62期特辑:金陵今韵

建筑联城

——南京城墙博物馆设计后记


<<<

何镜堂

HE Jingtang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名誉院长、博士生导师,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终身名誉院长、首席总建筑师


倪阳

NI Yang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生导师,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


何炽立

HE Chili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何镜堂建筑创作研究院 副所长



当代博物馆是城市中的时空纽带,它们连接古今、关联环境,并融入市民生活。南京城墙博物馆与大多数博物馆不同,它最重要的展品不在建筑内部,而是与之毗邻的南京城墙。为此,我们将它设计成一个展示城墙的空间装置,一座面向公众开放的城市公园。


1 并置与同构


城墙博物馆用地西临中华门瓮城,东接老门东历史文化街区,北临内秦淮河,南倚古城墙,并与城外大报恩寺塔隔河相望。7,000㎡的场地距离西、南两侧的瓮城和城墙最近处不足30m,基于城市风貌控制要求,用地范围内建筑高度严控12m。此外,场地内已建有三进仿古建筑——沈万三陈列馆,可考虑进行整合利用。在这个特殊的场地条件下,我们采用了“并置”与“同构”的建筑设计策略。

城墙博物馆与周边环境俯瞰


“并置”是指允许差异共存。我们保留了原沈万三陈列馆的两进精华院落,并把新馆设计为“L形”与之咬合,形成一个新旧共构的整体。设计不仅完成了老门东历史街区小尺度与瓮城大尺度之间的过渡,而且在同一个空间画面中,将不同时期的建筑并置,呈现复杂多元、交错映衬的城市肌理。新馆与中华门瓮城、老门东街区、大报恩寺塔、沈万三陈列馆等交融共生。

屋顶平面图


“同构”是指形体特征与空间体验的同构。场地西侧长约90m,是博物馆主要的对外展示面,与其相对的是中华门瓮城的马道。马道是古时候为运送物资上下城墙而设置的坡道,其独特而巨大的倾斜体量成为场地的视觉焦点。我们把博物馆主体设计为一个由坡道折返相连的观展台,让参观者在各个方位和高度上都能真切地感受城墙。这一建筑形体呼应了城墙马道的原型,暗示了二者之间的关联性,并模拟了登临城墙的空间感受。

博物馆与城墙马道的“并置”与“同构” 

形体生成分析


2 映射与透明


建筑外部的瓮城与城墙是博物馆最重要的展品。因此,我们同时采用了“映射”与“透明”作为表皮设计策略。


从建筑外部看,我们希望建筑是谦逊的。于是在面向城墙的立面上并没有采用砖石等材料去强化博物馆的体量感或永恒性,而是采用了一种夹胶夹网玻璃来实现模糊映射的效果。夹层中高分子材料网片和LOW-E膜的共同作用使玻璃幕墙具备了独特的光学性能。玻璃中的镜像打破了建筑体量的边界,收纳了周边的建筑、树木、环境和光色,使建筑自身实现了消隐,更好地融入环境。

消隐于环境中的博物馆


从建筑内部看,设计希望立面是通透的。我们把玻璃夹层网片的室内侧订制为黑色,这使玻璃的内反射得到弱化,使室内展品与外部城墙共时呈现。

博物馆地下公共空间


3 引导与留白


博物馆的参观流线分为内部和外部两条,以城墙为锚点,一脉贯穿而各有侧重,充分调动参观者的感官和情绪体验。


内部流线主要服务于展览本身。参观者从主入口进入后,会被建筑的倾斜体量所形成的下行屋面所引导,搭乘扶手电梯缓缓去往地下一层展厅。此时,参观者的心情会逐渐变得平静,可以在光线柔和的地下展厅中仔细研读城墙的历史资料,并在想象中勾勒出城墙的模糊轮廓,对其有初步的概念。而后,参观者通过扶梯直达首层展厅,这时城墙实景将在眼前清晰呈现。


博物馆的外部流线是由坡道串接的三个不同标高的平台。这三个平台分别对应不同的景观视野。最低的5m平台可以北望内秦淮河岸的古城风貌,在7m平台上则可朝南望向古城墙,这与在地面上仰视城墙的感觉大不相同。此时,由于城墙的遮挡,位于南方1km外的大报恩寺琉璃宝塔并未能显现。直至游人慢慢走向最高的10.5m平台,环顾四周,内秦淮河、古城墙和琉璃宝塔方可尽收眼底。

一层平面图


与强烈的引导性相对,城墙博物馆的另一个空间营造策略是留白。第一个留白是充分预留首层空间的灵活性。由于地面体量的限制,博物馆首层仅保留了临时展厅、文创商店和咖啡厅三项主要功能。临时展厅可以进行不同主题的展览,或举办多种形式的活动,这是博物馆运营中最活跃的部分。第二个留白是室外空间的留白。建筑的屋顶缓坡空间与地面空间共同形成全天候向市民开放的公园。平日,这里是一个供市民与游客休憩的场所;而在特殊的日子,这个面向城墙展开的屋顶空间则可以作为一个城市级的活动空间。

博物馆缓坡屋面与市民活动


4 结语


设计南京城墙博物馆是一次创造建筑与城市连接的机会。我们试图缝合城市的新与旧,介入市民生活,并以建筑桥接城市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古城今壁相对影,登台极目,六朝秦淮!

博物馆与城墙马道的“并置”与“同构”鸟瞰图


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摄影:侯博文;

项目规划及建筑设计: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文字编辑 / 戴伯威、胡慧慧、邓棋

新媒体 / 高婧

校对 / 郭晴



© 建筑实践    

欢迎联系转发,禁止在未授权时以《建筑实践》编辑版本转载。



- 新刊介绍 -

- 推荐阅读 -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建筑实践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